客家文化密碼~ 欖仔花 【文創點・劉海慧】

6月20日

在香港新界的客家村落,一條七彩繽紛的手織花帶讓客家婦女深色的大襟衫上添上色彩。

這種以兩色以上線材編織而成的絲帶狀裝飾,圖案有以菱形『欖仔』紋為主體,輔以各種幾何形狀的手工織造的客家花帶。客家婦女傳承的編織技藝與南遷途中所見的百越文化相融合,創造出這種既實用又飽含象徵意義的日常用品。在香港這個移民城市,客家人作為較早的遷入群體,其文化不可避免地與廣府文化產生交融。然而欖仔花帶卻奇跡般地保持了其純粹性,成為客家人文化認同的鮮明標誌。

老一輩客家婦女仍能熟練地用木制編織「梭子」,少之又少,一挑一壓間,縱橫交錯的彩線中,將族群記憶編織進客家花帶中。而『欖仔』是青橄欖的核,欖核和菱形一樣兩邊尖中間寬。『欖仔』是『攬仔』的意思,就像是攬著自己的孩子,表達了對後輩、小朋友的祝福。根據今年已經九十多歲的表姐所說(蔡清妹女士,即我的師公,也就是沙田小瀝源村的傳承者):「欖仔花應該要一孖的,攬住個仔梗係要兩隻手㗎嘛~ 『攬仔』花一定係一雙㗎!」我現在知道了。

#客家花帶 #香港非遺 #客家文化 #客家人 #文創點

Section image

Section image
Section image